中新网上海11月17日电 (记者 张亨伟)“恍然之视——胡里奥·阿纳亚个展”11月17日在上海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启幕。作为“2025西班牙艺术季”的收官之作,本次展览汇集艺术家胡里奥·阿纳亚的60余件代表性作品,呈现其如何以独特的视觉语言,对艺术史谱系中那些经典图像展开深刻反思与创造性重构。
展览现场,伦勃朗、莫迪利亚尼、莫奈、梵高、高更、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,都在胡里奥·阿纳亚的笔下经历了一场“挪用与摹仿”的过程。“我的创作是‘盗取’美术馆的名画,将其置于不同的语境中,以错视画的形式重现,并向观众展示另一种真相。”胡里奥·阿纳亚表示。
当观众置身于作品之前,精心设计的视觉错位感,总能生成独特的张力。这种对标志性艺术作品的大胆重构,实则是引导观众通过作品“打破人们对艺术的固有感知”,让观者在困惑中跳出“舒适区”,激发人们对艺术本质的思考。
如在重构毕加索《哭泣的女人》时,艺术家以脆弱的纸板为载体,用破碎平面与碎片化处理强化情绪,让原作中人类苦难的隐喻,转化为对经典象征价值的深度反思;再现梵高《献给高更的自画像》时,繁花浮雕画框与光影游戏,引导观众关注纸板的“贫瘠脆弱”,巧妙呼应梵高与绘画行为的复杂关联。
意大利著名艺术评论家罗西·玛利亚·切兰特评论道,阿纳亚使用“废弃材料”,既是对消费逻辑的颠覆,也反映出他与物质之间更真实的关系。而在这份“脆弱”背后,是他对艺术价值、作者身份、作品持久性的深刻叩问,以及技术层面的极致严谨。
“我认为艺术家最大的挑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。最初我只是在废墟的墙壁上作画,但后来,我渐渐地开始分享自己的艺术,让它们为大众所见,这激励了我尝试新的载体。我花了很久才找到一种我愿终生去探索的绘画形式,未来我还要继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。”胡里奥·阿纳亚说。(完)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首届中国电影编剧周举办:为电影文学创作和编剧交流搭建崭新平台32048
- 2创造机遇 增进福祉(新时代中非合作)26909
- 3新疆兵团:农旅深度融合带动民众创收增收助力乡村振兴25933
- 4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犯罪记录消除制度20465
- 5学者:海外侨商侨领是构建中国—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桥梁与纽带19748
- 6吉林市冰雪旅游指标稳中向好 持续加强雪场建设17287
- 7“漠南盐池”蝶变“生态名片”:察汗淖尔湿地“颜值”飙升14523
- 8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谢毅: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13011
- 9甘肃文艺界黄河畔“论道” 冀数字精品新业态“破圈”传播12074
- 10唱响虞姬悲歌 听书看戏版《霸王别姬》在天津首演12045






